1. 首页 >> ChatGPT教程 >>

ChatGPT对我们意味着甚么

本文是景芳、王建硕、姜跃平三位老师的一场主题为“ChatGPT对我们意味着甚么”的圆桌会谈。本次会谈,聊的是AI对中国教育的挑战和启示。

chatgpt中文版 http://chatgpt.guige.xyz 

王建硕:百姓网开创人兼董事长,IT评论者、作家。

姜跃平:21世纪教育研究理事、火柴公益理事。

ChatGPT究竟是甚么

姜跃平:

建硕带领的百姓AI团队是应当是国内最早进入GPT利用和研究的团队之一,你可以给大家简单聊一聊GPT究竟是甚么,为何这么利害吗?

王建硕:

春节前,不但是百姓的AI团队进入GPT,我们全部公司所有人都转进GPT这个领域了。我认为GPT是一个语言模型,你给它一大堆的信息,ChatGPT可以把它组织成人类能够理解的语言和结构,可以说,这是人类第一次在人机交互方面的重大突破。

很多人已被GPT基于网页的那个小聊天给惊呆了,但这只是它的无数种利用之一,有人把ChatGPT当搜索引擎,有人把它当聊天工具,我觉得更大的作用是它将来可以作为计算机和人类的各个方面的接口。可以想象,ChatGPT如果能够以自然语言的方式非常精确的跟人积极交换的话,社会生活各个层面都会产生大的技术变革。

姜跃平:

现在我们看到的以聊天机器人为代表的这个界面,实际上是这一代机器人技术一个很小的利用,可以说只是冰山一角,新一代AI的演出刚刚拉开帷幕,无数的利用场景都在后面。那你觉得从技术角度来看它目前哪些方面能做得很好?将来可能还有甚么做不到的地方?

王建硕:

ChatGPT能做到的地方我们是很惊讶的。它的本质是一个大语言模型,只要和语言相关的内容,不管是中文、英文,或者其他的40多种语言和与组织语言相关的信息它都处理得非常好,大家都在说他是一个伶牙俐齿的一个文科生。

但是我们不能期待他解决所有的问题,比如说图象、视频、逻辑和数学这样的偏理科生的问题,就不是ChatGPT能解决的,还需要其他的辅助系统把所有的结果算出来以后,交给这个文科生当发言人,把它说出来。

姜跃平:

景芳,我记得你在一篇文章的末尾写到你发现ChatGPT居然不会做数学,这和刚才建硕的看法是一样的。随着未来AI的发展,可能有些活儿就不需要我们人类自己干了,但有些事情是机器人做不了的,对此你有甚么看法?

郝景芳:

我之前一直有一个观点,机器越聪明,人能干的活儿就越多。比如计算器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存在于我们生活中,那有计算器就不需要我们人类思考了吗?我们人类就不需要在数学、物理这些理科上发展了吗?其实恰恰相反,有了计算器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之前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有了计算器我们能解决了。

ChatGPT也是一样的,它现在有一个对话功能,这意味着终究有一些杂活儿可以有能对话的AI帮我们做了,我们就可以够腾出时间去做更多更有挑战性的工作了。借助这样的工具,我们将开辟一个全新的未来。

其实ChatGPT各方面的功能都还没有到达我的需要,我期待机器人愈来愈聪明,他能做到的事情越多,我们人类能做到的事情也才会愈来愈多。

举个例子,我自己现在给一些孩子上创意写作课,我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真实困难就是我只能收二十来个学生。由于我一定要得要去看孩子们的作品,提反馈意见,我得辅导他们才行。如果我有一个机器人,他能够把我的课真正学到家,跟学生去做很好的互动,那我就能够收更多的学生了。因此,我对AI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姜跃平:

景芳提到机器人助手的场景,我理解是对机器人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当于将来每一个人可能都可以有一个对自己特别了解的特定场景的机器人。

王建硕:

我跟景芳一直在畅想,把她之前所有上课与孩子互动的资料都做成索引,灌输到ChatGPT模型里面,然后去训练,它终究会把这些内容用一种儿童可以听得懂的语言说出来,再加上数字人的声音和图象技术,这个ChatGPT俨然就是一个小景芳。我相信这对人机交互、对教育的影响都会非常大,所以我也很期待晚些时候能把小景芳给做出来。

ChatGPT背景下

人到底能做些甚么

姜跃平:

我们可以畅想,现在“简单”、“低级”、“重复性”的活儿,以后机器人都能给我们做了。但同时这意味着人得能够理解这个机器人能做甚么、不能做甚么,还得会指挥它、把它用好,这好像对人的能力要求更高而不是更低了。

王建硕:

在过去的一两千年里,“简单”、“低级”、“重复性”的工作其实一直在被科技替换。回到100年前,全球有97%的农业人口,此刻不管是做直播的或者看直播的所有人都该种地去了,大多数人根本没有时间可以坐在这里。正是农用机械的发明使得现在全球的农业人口已降到4%左右了,但是另外的93%的人并没有失业。

这是一个人类走向少劳而获,直到未来走向不劳而获的进程。现在大家一提到ChatGPT总觉得这样的工具开始抢人类的饭碗了,但在我来看,AI越抢饭碗,人类的工作机会就越多,同业者越多,人们付出的劳动就越少,相对来讲收入就越多,这是不可逆的趋势。所以我认为AI抢饭碗抢得最明显文字工作者、工程师这些领域的人反而具有了最好的机会。

郝景芳:

一个工作领域效力越高其实创造的价值会更高,创造的价值高收入也更高,这就会吸引更多人去从事这个领域的工作。但是能创造更高价值的人是很稀缺的,这样的人材需要具有复合能力。比如说我们现在需要的3D建模师,我们能找到既懂美术又懂技术程序的人就比较少,所以这个领域人材需求量就很大,也就是说,现在对能利用GPT技术去做优良工作的人材需求量是很大的。

王建硕:

中国现在大概有10亿数码摄影师,凡是会发朋友圈的都是数码摄影师。一样的,任何人只要他可以精确的指挥一个机器来工作,并且能表达一些复杂的命令,我认为它都是程序员,从这个角度来讲,未来中国会有5亿个程序员。

郝景芳:

如果技术的门坎降到了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使用,它就不再是一个付薪的职位,而是我们的一些必备素质,比如说打字员曾是一个职业,现在打字已是每一个人的一项必备技能了。

ChatGPT会变成一个很强大的你可使用的工具,但是从职业的角度来说,那末只会这个工具就不能当做一个职业了,只能说在ChatGPT基础之上再额外多的那部份才算是你的职业。

未来的人材一定要是复合型人材,一定要既会用程序工具,同时还得会别的——会医学,会经济,会文学,会艺术,我觉得这个意义上的人材也不能叫做程序员了,他要给机器提需求,比如指挥GPT写一篇报告,那这个报告到底要满足甚么条件还得取决于这个报告的利用场景,所以人首先要理解需要的场景,然后才能够指挥机器去完成,这其实需要综合性的能力。我觉得未来对人要求或者挺高的,一个人身上一定要要融会很多能力,这样他才是一个有职业素养的人。

王建硕:

大家也不用着急,当我们学的东西愈来愈多的时候,我们也有愈来愈多的东西可以不用学了,特别那些非常占用时间的东西,那些东西都会有机器代替我们去做。人类就是这样不断的向前进化的。

我们该培养孩子的甚么素养

才能让他们从容进入GPT时期

姜跃平:

我们有一个共鸣,这个时期对人的要求更高了,景芳屡次强调了人要有复合能力、综合素养,具体来讲,我们应当培养孩子的甚么素养呢?

郝景芳:

所有领域的教育或者需要一定的练习,但是这个练习不能是机械重复的。一个人一定要通过练习具有很好的思惟能力、复合能力。我们其实应当培养通识型人材,通识不是说你在所有方面技术都特别棒,而是你意识一定要特别好。

拿美术来讲,你可能画功一般,但是你非常明白甚么样的画是一幅好画,你的审美一定要在线。每个人在通识思惟上一定要是一个综合型复合人材。不管是学文或者学理的,你都得要锻炼逻辑思惟,没有逻辑,未来甚么也干不了,一定要能够理解他人,理解区别人的思想,也能够清晰的表达自己。在艺术上你得有感知能力,有想象力,还要有艺术的审美表达能力。

这样,在下一个时期,你才能成为一个和机器和谐共生的人材。不管你将来从事甚么行业,这类通识思惟都是非常必要的。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借助GPT这样的工具,大大丰富学生学习和锻炼的领域,初中阶段我们就能够让孩子们去做暗物资、黑洞这些小课题。

我们希望每个孩子在今天这个时期具有跟技术共生的成长模式,他们不会由于技术的到来变成无用的人,而是变成由技术加持的钢铁侠。让孩子们成为复合型人材,这是我们童行现在就在做的事情。

王建硕:

孩子们还需要使用科技的能力。千万不要以为有任何一项技能不经过学习你就会用。如果你只对GPT说一句“帮我写个演讲稿吧”,就会成为新时期的文盲。你真正想要它帮你做事情的话,你的提示词,其实应当写的相对来讲比较长,语义丰富才能控制它,让它精准地写出符合你需要的演讲稿。而这类控制AI的能力是需要学习的。

姜跃平:

其实景芳在文章里也提到过,用GPT时,我们给它描绘的场景越具体越丰富那它给出来的答案才越智慧、越有价值。所以,发问题、定义问题很重要。但是,中国学生在发问题方面是不善于的。在GPT时期,这个缺点有可能会被放大的,连发问都不会,要求他们提更有针对性的问题可能就更难了。

郝景芳:

会发问,实际上是一个综合能力。首先你一直都要有好奇心,对很多事情是真的想要了解的,其次要有逻辑和思考能力,他人表达一个意思里,你真正能找到哪一点不通,哪个逻辑不顺,这样才能提出好问题。第三,要有质疑精神。

以上三点,是人类新知的来源。如果要让GPT辅助我们的工作,不单单要学会提出一个特别好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有领导力。你要把GPT当做你自己的一个部队,你得知道我要指挥他们干甚么、去哪里;我要到达甚么战略目标;我怎样才能够取胜。

这对人的思惟能力要求实际上是非常高的,GPT在我们给它提出清晰的指令控制下,才能够做出我们觉得满意的好东西,否则的话他也只是一个清谈闲谈的机器人。如果真的知道怎样样让它帮你,也就是说,人具有领导力的话,GPT就能够变成强有力的助手,可以做很多常人都做不了的工作。

GPT开启了人机对话的新时期,而这个新时期又让我们每一个人一定要开始新的学习征程。创新思惟和创造力已然成为未来的职业刚需,那我们就从现在开始通识教育,培养孩子融会贯通的思考能力、决策判断能力和领导能力,在与AI共处的时期,愿我们的孩子做那个立于风浪之上,掌握方向的弄潮儿。

时期更迭,你没法想象未来会出现甚么更多职业,也不可预感甚么职业会被取代。

对AI,我们没必要恐惧,目前来讲,它就是我们的工具。与其抗拒,不如让孩子学会驾驭。你的思惟、逻辑能力,才是无可替换的。

不要让孩子成为只会刷题,或做重复性工作的人,让孩子保持视察、思考,并具有创新能力,这才是根本——通识教育,是不可取代的核心竞争力

桂|哥|网|络www.guIgege.cn

本文来源于chatgptplus账号购买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hatgpt.guigege.cn/jiaocheng/29341.html 咨询请加VX:muhuanidc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muhuanidc

工作日:9:30-22:30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muhuanidc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